赠道士

·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士传:指记载高人隐士事迹的传记。
  • 逸人:指隐逸的人,即隐士。
  • 花洞:指道士修炼或隐居的地方,这里可能指道士的居所或修炼场所。
  • 茅山: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江苏省,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
  • 岁年:指年龄。
  • 绛老:指年老的道士,绛指深红色,可能指道士的服饰颜色。
  • 乡曲:指偏僻的乡村。
  • 涪翁:指隐居在涪江边的老者,这里用作自谦的称呼。
  • 卖卜:指占卜,古代一种预测未来的方式。
  • 敝服:指破旧的衣服。
  • 徒行:指步行,没有骑马或其他交通工具。

翻译

他的姓氏未被记载在高士传中,但他的形神自然流露出隐逸者的风范。 他已将花洞与秦地相连,更指点茅山与蜀地相通。 他懒得提及自己的年龄,如同绛衣老道,甘愿自称是乡间的涪翁。 整日为人占卜却无人认识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徒步行走在市集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逸道士的形象,通过不书高士传、自得逸人风等词句,展现了道士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花洞将秦接,茅山与蜀通”暗示了道士修炼之地的神秘与广阔,而“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则表现了道士对年龄的无谓和对乡野生活的满足。最后两句“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则突出了道士的孤寂与超然,即使身处繁华市集,也无人识其真面目,更显其隐逸之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士清高品格的赞美。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