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将军庄

· 李端
曾将数骑过桑乾,遥对单于饬马鞍。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田园芜没归耕晚,弓箭开离出猎难。 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乾(sāng gān):桑干河,今永定河之上游,流经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
  • 单于(chán yú):古代匈奴的君主。
  • 饬马鞍(chì mǎ ān):整理马鞍,准备出征。
  • (ān):熟悉。
  • 关西宿将(guān xī sù jiàng):指在关西地区久经沙场的将领。
  • 登坛(dēng tán):指被封为将领,可以登坛拜将。
  • 田园芜没(tián yuán wú mò):田园荒芜,无人耕种。
  • 弓箭开离(gōng jiàn kāi lí):指不再使用弓箭,即不再打猎。
  • 老身如刻画(lǎo shēn rú kè huà):形容自己的老态龙钟,如同刻画一般清晰可见。
  • 犹期圣主解衣看(yóu qī shèng zhǔ jiě yī kàn):仍然期待着圣明的君主能够注意到自己,就像解开衣服一样仔细观察。

翻译

曾经率领数骑越过桑乾河,远远地对着匈奴的君主整理马鞍准备出征。塞北的战士们熟悉剑术,关西的老将们被允许登上将坛。田园已经荒芜,归耕的时机已晚,弓箭已经收起,出猎变得困难。只有我这老态龙钟的身体,如同刻画一般清晰,仍然期待着圣明的君主能够注意到我,仔细观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将军的晚年生活和心境。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英勇事迹和现在的无奈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老将军虽然年老体衰,但内心仍然怀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期待。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老将军对君主的忠诚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老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