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 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 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客:指修行佛法的人。
  • 宿命:佛教术语,指前世因果决定今生命运。
  • 债负:指前世未了的业障或债务。

翻译

据说房氏家族的先人在前世是修行佛法的禅客,而王氏家族的先人则可能是画师。我也在冥想中观察自己的宿命,发现我多生以来的业障或债务,都是与诗歌有关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我会如此狂热地吟咏诗歌,而且在生病之后,吟咏的次数比未生病时还要多。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病中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自省和解释。他通过佛教的宿命观来理解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认为这是前世未了的业障或债务所致。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自嘲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厚情感。白居易的这种自我剖析,不仅展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宿命和艺术关系的普遍关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