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桂江龙目滩

停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途已千。 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午:正午。
  • :聚集。
  • 崖喷:山崖上喷涌出的水流。
  • :竹子。
  • 深篁:茂密的竹林。
  • 洞仙:隐居在洞中的仙人。
  • 猿啸:猿猴的叫声。
  • 娟娟:形容声音悠扬。
  • 挥袂:挥动衣袖,比喻旅途的辛苦。
  • :傍晚。
  • 苍梧郡:古代地名,今广西一带。

翻译

正午时分,船只驶过险滩,轻舟轻易前行。 山峰聚集,仿佛穿入云中的树木,山崖上喷涌的水流落入江泉。 巨大的石头潜藏着山中的怪物,茂密的竹林隐藏着洞中的仙人。 鸟儿在寂静的溪流中游弋,猿猴在山岭间悠扬地叫唤。 挥动衣袖,日复一日,我的行程已达千里。 傍晚时分,我投宿在苍梧郡,忧愁地枕着白云入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穿越桂江龙目滩的壮丽景色和旅途的艰辛。诗中,“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生动地表现了山峰高耸入云、瀑布飞泻的壮观景象,而“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后两句“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以动衬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最后,诗人以“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作结,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归宿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