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荐福寺应制

梵筵光圣邸,游豫览宏规。 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 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 欲识龙归处,朝朝云气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梵筵(fàn yán):佛教的法会。
  • 光圣邸:指寺庙,这里特指荐福寺。
  • 游豫:游玩,这里指参观。
  • 宏规:宏大的规模。
  • 灵光殿:指荐福寺内的主要建筑,象征着寺庙的历史和神圣。
  • 功德池:佛教寺庙中用于放生的池塘,象征功德。
  • 莲生新步叶:莲花新生出新的叶片,象征新生和纯洁。
  • 桂长昔攀枝:桂树长出了新的枝条,桂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长寿。
  • 涌塔:指寺庙中的塔,这里形容塔高耸入云。
  • 飞楼:指寺庙中的楼阁,这里形容楼阁高耸,仿佛能飞入云端。
  • 闻韶:指听到美好的音乐,这里指寺庙中的佛乐。
  • 观象:观察天象,这里可能指观察星象或寺庙中的天文仪器。
  • 七星危:北斗七星,这里可能指星象或寺庙中的天文仪器与北斗七星相关。
  • 龙归处:指皇帝的居所,这里可能暗指皇帝的恩宠或寺庙的尊贵地位。
  • 朝朝云气随:每天都有云气缭绕,形容寺庙的神秘和神圣。

翻译

在佛教的法会上,我光临了神圣的荐福寺,游玩并欣赏了它宏大的规模。寺庙的主要建筑灵光殿依旧,而功德池也因新的功德而开启。莲花新生出新的叶片,桂树长出了新的枝条。寺庙中的塔高耸入云,楼阁仿佛能飞入云端。在这里,我听到了美好的佛乐,观察了与北斗七星相关的天象。想要知道皇帝的居所,每天都有云气缭绕,显得神秘而神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观荐福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寺庙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宏伟和神圣。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莲生新步叶”和“桂长昔攀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了新生和纯洁。结尾的“朝朝云气随”则增添了寺庙的神秘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