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

· 李频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罢郎:指被罢免的郎官。
  • 大旆(pèi):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或装饰的大旗。
  • 桐江:位于今浙江省,是钱塘江的支流。
  • 岛寺:建在岛上的寺庙。
  • 沙鸥:生活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鸥鸟。
  • 临清景:面对清幽的景色。
  • 吟诗:作诗,吟咏诗歌。
  • 郡楼:郡府的楼阁。

翻译

被罢免的郎官东行出任新职,半途中得到了一艘浮舟。 巨大的旗帜在夏日中飘扬,桐江的水还未感受到秋意。 云雾缭绕,岛上的寺庙若隐若现,波涛平静,沙滩上的鸥鸟清晰可见。 有谁陪伴我面对这清幽的景色,一起在郡楼上吟咏诗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频被罢免后的旅途景象,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孤独感。诗中“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不安。后两句“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则流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伴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