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 处女:未婚女子。
  • 发半华:头发半白。
  • 四十五十:指年龄在四五十岁。
  • 丧乱:战乱。
  • 嫁不售:嫁不出去。
  • 咨嗟:叹息。
  • 土风:当地的风俗。
  • 应当门户:指女子承担家庭责任。
  • 十犹八九:十有八九,形容大多数。
  • 负薪:背柴。
  • 应供给:应付家庭开支。
  • 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此处指未婚女子的发型。
  • 筋力:体力。
  • 登危:攀登险峻之地。
  • 集市门:到市场。
  • 死生射利:不顾生死地谋取利益。
  • 兼盐井:还兼做盐井的工作。
  • 面妆首饰:脸上的妆容和头上的饰物。
  • 杂啼痕:夹杂着泪痕。
  • 地褊:地方狭小。
  • 衣寒:衣服单薄。
  • 困石根:生活在山石之间,形容生活艰苦。
  •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 昭君村:王昭君的故乡,在今湖北省兴山县。

翻译

夔州的未婚女子头发已半白,四五十岁了还没有夫家。 更因战乱使得她们嫁不出去,一生抱恨只能叹息。 当地风俗是男子坐着而女子站立,女子要承担家庭责任。 十有八九的女子要背柴回家,卖柴得来的钱应付家庭开支。 直到老去,她们的发型仍是未婚的双鬟,野花和山叶与银钗并列。 她们用尽体力攀登险峻之地,到市场去,不顾生死地谋取利益,还兼做盐井的工作。 脸上的妆容和头上的饰物夹杂着泪痕,生活在狭小的地方,衣服单薄,困于山石之间。 如果说巫山的女子粗丑,那这里为何有昭君村这样的美丽传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夔州地区妇女艰苦的生活状况,她们因战乱和社会风俗而承受着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诗中通过对妇女白发、负薪、卖柴等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辛劳和无奈。最后通过对比巫山女子的形象和昭君村的传说,表达了对这些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杜甫以其深沉的笔触,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