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 杜甫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 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 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 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 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舟也衣綵衣,告我欲远适。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 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 蔼蔼咸阳都,冠盖日云积。 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 顾我蓬屋姿,谬通金闺籍。 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 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 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 回身视绿野,惨澹如荒泽。 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 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 无令轩车迟,衰疾悲夙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渥洼(wò wā):地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传说产神马之处。
  • 骐骥(qí jì):良马。
  • 辉赫(huī hè):显赫,光彩照人。
  • 乾元(qián yuán):唐肃宗李亨的年号。
  • 綵衣(cǎi yī):彩色的衣服,古代常用来指代官员的服饰。
  • 敛衽(liǎn 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 白华(bái huá):指《诗经·小雅·白华》,意为吟咏高洁之诗。
  • 蔼蔼(ǎi ǎi):形容人多,繁华。
  • 冠盖(guān gài):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烂漫(làn màn):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金闺籍(jīn guī jí):指朝廷的官籍。
  • 悔吝(huǐ lìn):悔恨,懊悔。
  • 夕惕(xī tì):形容非常谨慎,日夜警惕。
  • 绚练(xuàn liàn):绚丽,光彩夺目。
  • 褒斜(bāo xié):地名,在今陕西省。
  • 夙昔(sù xī):往昔,过去。

翻译

代北有一只英勇的鹰,生下的孩子羽毛都是红色的。渥洼之地出产的骐骥,尤其以龙脊为异。李舟和他的父亲都是名声显赫的人物,清高而超群。人们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不一定非要皮肤白皙。十五岁时就精通文史,十八岁时已经能够应对宾客。十九岁时被授予校书的职位,二十岁时名声显赫。每次在众人中见到他,都让我内心震撼。我担心自己的两个儿子,辛勤养育却无所成就。

乾元元年春天,百姓开始安居乐业。李舟穿着彩色的衣服,告诉我他将要远行。靠着门框,我确实有所期待,整理衣襟准备出发。南行吟咏《白华》,已经可以看到楚山的碧绿。咸阳都城繁华,官员的车马如云聚集。何时能见到太夫人,在堂上与亲戚相会。你的父亲在明光殿起草文书,天子正坐在前面。归期不会太遥远,离别的情感始终让人感激。

看着我这蓬屋般的身姿,错误地进入了朝廷的官籍。从小我就懒惰,晚年更是懒散加剧。常常担心悔恨的事情发生,感觉天地都变得狭窄。羡慕你年轻有活力,行事谨慎,日夜警惕。在分别的路口,我的心情非常迫切,对着酒却无法下咽。转身看着绿色的原野,凄凉如同荒泽。老雁春天忍受饥饿,哀号等待枯麦的成熟。时机到来,高飞的燕子,绚丽的新羽翮。长云湿润了褒斜,汉水环绕着巨石。不要让车马迟缓,衰弱的疾病让我悲叹往昔。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李校书时所作,通过对李校书的赞美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有为者的羡慕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杜甫以豪鹰、骐骥比喻李校书的非凡才华和显赫家世,同时对比自己的懒散和晚年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李校书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