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二首

· 杜甫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 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 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 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 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劳生:辛劳的生活。
  • 乾坤:天地。
  • 冉冉:渐渐地。
  • 趋竞:奔走竞争。
  • 羁束:束缚,限制。
  • 骸骨:尸骨。
  • 递歌哭:轮流唱歌和哭泣,形容邻里间的生老病死。
  • 鄙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 转烛: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全命:保全性命。
  • 忘情:超脱情感的束缚。
  • 暮齿:晚年。
  • 日给:日常供给。
  • 脱粟:粗粮,糙米。
  • 编蓬:搭建简陋的住所。
  • 条蔓:枝条和藤蔓,这里指植物的生长。
  • 幽独:隐居独处。
  •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
  • 负暄:晒太阳取暖。
  • 樵牧:砍柴和放牧的人。

翻译

辛劳的生活与天地共存,何处风俗不同? 渐渐地人们奔走竞争,行走间感到束缚。 没有贵贱之分便无悲伤,没有富贫之别则人人满足。 自古以来,尸骨堆积如山,邻里间轮流唱歌和哭泣。 我这个粗鄙之人到了巫峡,三年间世事如转烛般变化。 甘愿留下保全性命,超脱情感,任由荣辱。 朝班到了晚年,日常供给只有糙米。 在石城东搭建简陋的住所,采药于山北谷。 用心于霜雪之间,不必等待植物绿意盎然。 并非有意安排,而是顺应了隐居独处的本性。 通达事理的人如弦直,小人则如钩曲。 曲直我不知,只愿晒太阳取暖,等候砍柴和放牧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世事无常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杜甫通过对“劳生”、“乾坤”、“骸骨”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他提出了“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的观点,反映了他对社会平等和人性满足的理想。诗的后半部分,杜甫描述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