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

· 杜甫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 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 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ū):恢复,缓解。
  • 病气 (bìng qì):疾病。
  • 药饵 (yào ěr):药物。
  • (zēng):厌恶。
  • 加减 (jiā jiǎn):调整药物的剂量。
  • 门庭 (mén tíng):家门前的空地。
  • (mèn):懒得,不想。
  • 杖藜 (zhàng lí):拄着拐杖。
  • (bài):迎接。
  • 爱竹 (ài zhú):喜欢竹子。
  • (qiǎn):让,使。
  • (shū):写。
  • 江平稳 (jiāng píng wěn):江水平静。
  • 轻舟 (qīng zhōu):小船。
  • 进所如 (jìn suǒ rú):前往想去的地方。

翻译

在深秋时节,我的病痛有所缓解,白发自己也能梳理。 我厌恶调整药物的剂量,家门前的空地也懒得打扫。 拄着拐杖迎接客人,我喜欢竹子,让儿子帮我写信。 十月江水平静,我乘坐小船前往想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高秋苏病气”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暗示了他身体的逐渐恢复。后文中的“药饵憎加减”和“门庭闷扫除”则进一步以日常琐事反映了诗人的消极情绪和对生活的厌倦。然而,诗的结尾“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却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杜甫即使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