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舍弟颖观等

·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翟(yáng dí):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
  • 荆南:地名,指长江以南的荆州地区。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流域。
  • 花萼(huā è):花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花朵。
  • 萧疏:稀疏,不密集。
  • (qú):他,这里指诗人的弟弟。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乡党:同乡的人。

翻译

在阳翟,我只知道你的所在,最近从荆南收到了你的书信。 多年过去,我们仍旧相隔遥远,多灾多难,生活不得安宁。 江汉流域春风已起,昨夜的冰霜也已消融。 云天依旧显得迷茫,花朵稀疏,不甚繁茂。 对着酒杯,一切都像梦境般不真实,吟诗时正想起你。 过去每逢元日,我们都会相聚,同乡的人都羡慕我们家的和睦。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思念之作。诗中,杜甫通过描述自己与弟弟的远别和生活的艰难,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诗中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和新生,而“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元日的欢乐时光,更加凸显了现在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家族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