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居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 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身:谋生,谋求生活。
  • 乡关:故乡。
  • 上国:指京城。
  • 丹桂:比喻科举及第的人。
  • 衡门:简陋的门,指贫穷的居所。
  • 堪惊:令人惊讶。
  • 双鬓雪:比喻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翻译

在山间小店的灯火前,我这个旅人还在为生计奔波,却未找到引荐之人。 我离开故乡,在贫穷之后,风雨交加的深夜里来到这里。 我前往京城寻求功名,但我的家门却长满了绿苔,显得十分简陋。 令人惊讶的是,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岁月不等人,寒冷的岁月还未到来,我已显老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山间小店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山店灯前客”一句,即勾勒出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形象,而“酬身未有媒”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后两句通过对“乡关”和“风雨夜深”的描写,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则通过“双鬓雪”和“不待岁寒催”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