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校书赴江西幕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 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 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 驿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 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 久共趋名利,龙钟独滞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这里泛指江湖之间。
  • 涂中:旅途中。
  • 槲叶:槲树的叶子,槲树是一种落叶乔木。
  • 水馆:水边的馆舍。
  • 燕巢新:燕子新筑的巢。
  • 驿舫:古代驿站供官员使用的船只。
  • 京书:来自京城的书信。
  • 野情:指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 公务日关身:公务繁忙,日日牵扯身心。
  • 龙钟:形容行动不灵活,这里指年老体衰。
  • 滞秦:滞留在秦地,秦指陕西一带。

翻译

在江湖之外从军,终究还是以诗人的身份自居。酒后忧愁即将分别,旅途中春天已经过去。山桥旁的槲叶显得暗淡,水边馆舍里燕子新筑的巢。驿站的船只迎接远方,京城的书信频繁寄来。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随处可得,但公务繁忙日日牵扯身心。长久以来共同追逐名利,如今我却年老体衰,独自滞留在陕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朱庆馀对从军生活的感慨和对公务繁忙的无奈。诗中,“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军旅之中,也未忘其诗人的身份。后文通过对旅途景色和公务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公务的厌倦,以及对年老体衰、滞留异乡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