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乔口

· 杜甫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悽恻近长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 旧京:指长安,唐朝的都城。
  • 迟迟:形容时间缓慢。
  • 归路赊:归途遥远。
  • 残年:晚年。
  • 傍水国:靠近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沙一带。
  • 春华:春天的花朵。
  • 树蜜:指树上的蜜源,吸引蜜蜂。
  • 贾生:指西汉的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 悽恻:悲伤。

翻译

旧时的京城长安遥远而模糊,我缓缓地行走在漫长的归途上。 晚年我依傍着水乡,落日时分,面对着春天的花朵。 树上的蜜源吸引了早来的蜜蜂,它们忙碌地飞舞;江边的泥土被轻盈的燕子斜斜地掠过。 贾谊的骨骸早已腐朽,但他的故事让我在接近长沙时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晚年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漠漠旧京远”一句,既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也暗示了自己的流离失所。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结尾提到贾谊,不仅因为贾谊曾被贬长沙,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呼应,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