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

· 杜甫
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 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寒水光难定,秋山响易哀。 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篱弱(lí ruò):指篱笆不坚固。
  • 沙虚(shā xū):沙土松散。
  • 岸只摧(àn zhǐ cuī):岸边崩塌。
  • 鱼更食(yú gēng shí):鱼儿再次觅食。
  • 鸟还来(niǎo huán lái):鸟儿返回。
  • 寒水光难定(hán shuǐ guāng nán dìng):寒冷的水面波光不定。
  • 秋山响易哀(qiū shān xiǎng yì āi):秋天的山中回声容易引起哀思。
  • 天涯稍曛黑(tiān yá shāo xūn hēi):天边渐渐昏暗。
  • 倚杖更裴回(yǐ zhàng gèng péi huí):拄着拐杖徘徊。

翻译

篱笆不坚固,门向何处开?沙土松散,岸边崩塌。 夕阳斜照,鱼儿再次觅食;客人散去,鸟儿返回。 寒冷的水面波光不定,秋天的山中回声容易引起哀思。 天边渐渐昏暗,我拄着拐杖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篱笆、沙岸、鱼鸟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中“寒水光难定,秋山响易哀”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