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改席:改变座位的位置。
- 台能迥:台,指高台;能,能够;迥,远。
- 留门:指门未关闭,留有缝隙。
- 复光:再次照亮。
- 云行:云彩飘动。
- 遗暑湿:遗,留下;暑湿,夏日的湿热。
- 山谷进风凉:山谷中的风吹来,带来凉爽。
- 老去一杯足:老去,年老;一杯足,一杯酒就足够了。
- 谁怜屡舞长:怜,怜悯;屡舞长,频繁地跳舞。
- 把官烛:把,拿;官烛,官方的蜡烛。
- 似恼鬓毛苍:似,似乎;恼,烦恼;鬓毛苍,鬓角的头发变白。
翻译
改变座位的位置,高台显得更加遥远,门留有缝隙,月光再次照亮了这里。 云彩飘动,带走了夏日的湿热,山谷中的风吹来,带来了凉爽。 年老之后,一杯酒就足够了,谁还会怜悯我频繁地跳舞呢? 何必要拿着官方的蜡烛,似乎是在烦恼我鬓角的头发变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甫在晚年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改席台能迥”和“留门月复光”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遥远感。后两句“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向往和对夏日湿热的厌倦。诗的最后两句“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无奈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体现了杜甫晚年诗歌中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悲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