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行

· 杜甫
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 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攲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 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幸有徵。 瞿堂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 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中:指长江三峡地区。
  • 绝轻死:非常不畏惧死亡。
  • 公门:官府。
  • (gě):大船。
  • 艓子(dié zǐ):小船。
  •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此处指学问浅薄。
  • 结束:打扮,准备。
  • 攲帆侧柁:调整帆和舵以适应风浪。
  • 撇漩捎濆:避开漩涡和浪涛。
  • 瞿堂: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 虎须怒: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 归州:地名,今湖北秭归县。
  • 长年:船夫。
  • 气量窄:心胸狭窄。
  • 竞南风:追随南方风俗。
  • 疏北客:疏远北方来的人。
  • 屈原宅:屈原的故居,位于归州。

翻译

在长江三峡地区,男子们非常不畏惧死亡,他们很少在官府工作,大多从事水上活动。富有的人驾驶大船,贫穷的人则靠小船维持生计。小孩子的学问仅限于《论语》,大孩子则打扮整齐跟随商旅出行。他们调整帆和舵,勇敢地驶入波涛之中,巧妙地避开漩涡和浪涛,没有丝毫畏惧。他们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我亲眼所见,深感幸运。瞿塘峡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但归州的船夫们却是最擅长驾驭的。这个地方的人心胸狭窄,追随南方风俗,疏远北方来的人。如果说这里没有英俊的人才,那么为什么山中还有屈原的故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地区男子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通过对比富人和穷人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当地人的勇敢和坚韧。诗中“攲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生动描绘了船夫们驾驭波涛的技艺,而“瞿堂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则强调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屈原的故居,暗示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潜在的人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敬佩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