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 杜甫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拼音

注释

静:一作“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掾曹(yuàn cáo):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 能吏:有才能的官吏。
  • 联璧:并列的美玉,比喻两者可相媲美。
  • 华筵:丰盛的宴席。
  • 直一金:价值一金,形容宴席的豪华。
  • 横吹:横笛,一种乐器。
  • (hóng):深水潭。
  • 龙吟:形容声音深沉有力,如龙鸣。

翻译

秋天的水清澈无底,静静地安抚着远行客人的心。 官署的属员乘着超逸的兴致,骑马前去寻找。 遇到了有才能的官吏,他们如同并列的美玉, 丰盛的宴席价值不菲,直如一金。 夜晚来临时,横笛的乐声悠扬动听, 深水潭下仿佛也有龙在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石门宴集的情景,通过“秋水清无底”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深远,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中“掾曹乘逸兴”与“能吏逢联璧”表达了宴会上的欢愉与才俊的相遇,而“华筵直一金”则突出了宴席的豪华。末句“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以音乐和自然景物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