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塞五首

· 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及壮:到了壮年。
  • 封侯:被封为侯爵,指获得高官厚禄。
  • 战伐:征战。
  • 旧丘:旧居,指家乡。
  • 召募:招募。
  • 蓟门:地名,今北京一带。
  • 军动:军队出发。
  • 千金:形容价值昂贵。
  • 马鞭:驱马用的鞭子。
  • 百金:形容价值昂贵。
  • 装刀头:装饰刀柄。
  • 闾里:邻里。
  • 亲戚:亲属。
  • 道周:道路的周围。
  • 斑白:头发花白,指老年人。
  • 酒酣:饮酒畅快。
  • 庶羞:各种美味。
  • 吴钩:古代吴地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泛指宝刀。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时候获得封侯的荣耀。通过征战建立功业,怎么能只是守在家乡呢?被招募去蓟门参军,军队出发了就不能留下。用千金购买马鞭,用百金装饰刀柄。邻里为我送行,亲戚们围绕在道路两旁。头发斑白的老人坐在上座,饮酒畅快时端上各种美味。年轻人给我送别,我含笑看着他们赠送的吴钩宝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男子为了追求功名而离开家乡,投身军旅的情景。诗中通过“召募赴蓟门”和“军动不可留”等句,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性和男子参军的决心。同时,通过“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等句,表现了男子对战争的准备和对功名的渴望。诗的最后,通过“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等句,展现了男子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战争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男子追求功名的理解和支持。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