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二首

· 杜甫
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 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蛮歌犯星起,空觉在天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夜:指月光皎洁的夜晚。
  • 休弦:指停止弹奏的琴弦,这里比喻夜晚的宁静。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 半委眠:半睡半醒的状态。
  • 号山:在山中呼喊。
  • 无定鹿:指鹿在山中奔跑不定。
  • 落树:从树上落下。
  • 惊蝉:被惊动的蝉。
  • 江东鲙:江东地区的美味鱼。
  • 雪下船:雪中的船只,可能指雪景中的船只,也可能是指雪天乘船的情景。
  • 蛮歌:指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的歌曲。
  • 犯星起:星光闪烁,仿佛触犯了星空。
  • 空觉:空旷的感觉。
  • 天边:遥远的地方。

翻译

月光皎洁的夜晚,琴弦不再弹奏,灯花在半睡半醒中燃烧。 山中呼喊声中,鹿儿奔跑不定,树上的蝉儿被惊动落下。 突然想起江东的美味鱼,又怀念雪中船只的情景。 边远地区的歌声在星光下响起,空旷的感觉让人仿佛在天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和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白夜月休弦”一句,以琴弦的宁静比喻夜晚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平和而深远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山中鹿和树上蝉的描写,以及对江东鲙和雪下船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远方生活的向往。最后,蛮歌和星空的描写,加深了诗中的遥远和空旷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辽阔和深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