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船

· 杜甫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 岂惟青溪上,日傍柴门游。 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 邻人亦已非,野竹独修修。 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 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 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 所悲数奔窜,白屋难久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昔:往日,从前。
  • 扁舟:小船。
  • 苍皇:匆忙慌张的样子。
  • 缅邈:遥远。
  • 旧丘:故乡。
  • 修修:形容竹子长得好。
  • 船舷:船的两侧。
  • 重扣:再次敲打。
  • 埋没:被遗忘或未被充分利用。
  • 西飞翼:指飞向西方的鸟。
  • 东逝流:向东流去的河水。
  • 白屋:简陋的房屋。

翻译

我一生都向往江海,从前就准备了一艘小船。 不只是为了在青溪上,每天靠着柴门游玩。 匆忙中躲避战乱的士兵,心中怀念遥远的故乡。 邻居们也都不再是旧人,野外的竹子独自茂盛。 船的两侧不再有人敲打,已经被遗忘了一个秋天。 抬头看着向西飞翔的鸟儿,低头对向东流去的河水感到惭愧。 旧的船或许还能挖掘出来,新的船也容易找到。 所悲伤的是多次逃亡,简陋的房屋难以长久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对江海生活的向往以及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诗中,“扁舟”、“青溪”、“柴门”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而“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则突显了战乱的残酷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的最后,通过对“旧船”与“新船”的对比,以及“白屋难久留”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力量。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