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楼

自古高节士,无如严子陵。 客星耀寒芒,归隐不可徵。 妇人守妇节,之死矢不二。 以节加今名,或顺或婉懿。 舍是而曰高,高岂在闺壸? 由名斯究实,于义窃未稳。 袁母陈氏媪,一邑称淑贤。 训儿昌家基,母老雪满颠。 岩岩高节楼,枅栱绚云日。 一赋柏舟诗,千古保贞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子陵: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高洁著称。
  • 客星:指突然出现的星星,这里比喻严子陵的隐逸之志。
  • 寒芒:寒冷的光芒,比喻严子陵的高洁。
  • 归隐:隐居不仕。
  • 不可徵:无法征召,指严子陵不愿出仕。
  • 矢不二:誓不改变,表示坚定不移。
  • 婉懿:温婉美好。
  • 闺壸(guī kǔn):指妇女的居室,这里泛指妇女。
  • 袁母陈氏媪:指袁家的母亲,陈氏老妇人。
  • 昌家基:使家族兴旺。
  • 雪满颠:形容头发全白,指年老。
  • 岩岩:高耸的样子。
  • 枅栱(jī gǒng):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结构,这里形容楼阁的雄伟。
  • 绚云日:光彩夺目,如云如日。
  • 柏舟诗:古代诗歌,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的爱情或忠诚。

翻译

自古以来,高节之士中,无人能比严子陵。他如同寒夜中的星光,隐逸之志无人能征召。妇人坚守妇道,誓死不渝。以此赋予今名,或是顺从或是温婉美好。若说高节,岂能在闺房之中?由名推究其实,于义理上似有不妥。袁家的母亲,陈氏老妇人,一邑之内都称赞她的贤淑。她教导儿子使家族兴旺,自己则白发苍苍。高耸的节楼,结构雄伟,光彩夺目如云如日。赋一首柏舟诗,千古流传,保持贞洁吉祥。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严子陵的高洁和袁母陈氏的贤淑。通过对比严子陵的隐逸与妇人的坚守,诗人表达了对高节之士的敬仰和对妇德的赞美。诗中“岩岩高节楼”一句,既描绘了楼阁的雄伟,也象征了高节之士的崇高精神。结尾的“柏舟诗”则寓意着贞洁与吉祥,是对袁母陈氏美德的颂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传承。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