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锡强教谕
义门影逼梁溪水,诵声琅琅长应耳。中有文儒名父子,教铎铿鍧相继起。
毗陵去家不百里,蔼蔼春云尽桑梓。三年职教识才美,鼓箧来游无远迩。
振衣升堂静兀兀,槩于群经味其旨。坐见金精出炉箠,泮池冰消跃赤鲤。
坛杏缄春红蕊蕊,政成南归黠行李。明月清风满船尾,归娱慈亲綵衣喜。
醲酒华堂纷拜跽,棣萼春辉交韡韡,咸祝先生此升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教谕(jiào yù):古代官名,负责教育事务。
- 琅琅(láng láng):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 教铎(jiào duó):古代用于敲击以召集民众或作为乐器的铎,此处指教育的声音。
- 铿鍧(kēng hōng):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毗陵(pí líng):地名,今江苏常州。
- 蔼蔼(ǎi ǎi):形容云彩密集。
- 桑梓(sāng zǐ):桑树和梓树,古代常用来指代家乡。
- 鼓箧(gǔ qiè):古代装书的箱子,此处指学习。
- 兀兀(wù wù):形容专心致志。
- 槩(gài):通“概”,概括,总结。
- 金精(jīn jīng):指金属的精华,比喻学问的精粹。
- 炉箠(lú chuí):炉中的锤炼,比喻学问的锤炼。
- 泮池(pàn chí):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 坛杏(tán xìng):指学宫中的杏树。
- 缄春(jiān chūn):封闭的春天,指杏花未开。
- 红蕊蕊(hóng ruǐ ruǐ):形容花蕊红色鲜艳。
- 黠行李(xiá xíng lǐ):聪明的行囊,指准备充分。
- 綵衣(cǎi yī):彩色的衣服,指喜庆的服饰。
- 拜跽(bài jì):跪拜。
- 棣萼(dì è):指兄弟。
- 韡韡(wěi wěi):光明灿烂的样子。
翻译
义门的影子映在梁溪水上,读书声琅琅响亮,长久回荡在耳边。这里有一位文雅的学者和他的儿子,他们的教育声音响亮有力,相继而起。
毗陵离家不过百里,春天的云彩密集,满眼都是家乡的桑树和梓树。三年来,你在这里教授知识,认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他们不远千里来此学习。
你专心致志地坐在堂上,总结群经的精髓。你的学问如同炉中的锤炼,学宫前的水池冰消,跃出红色的鲤鱼。
学宫中的杏树还未开花,红色的花蕊鲜艳。你政绩卓著,准备南归,行囊中装满了智慧。明月和清风伴随着你的船尾,你回家为慈亲穿上喜庆的彩衣,带来欢乐。
在华丽的堂屋中,人们纷纷跪拜,兄弟间的春光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大家都祝愿先生你高升。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强教谕的教育成就和学识渊博,通过描绘义门、梁溪、琅琅读书声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诗中“金精出炉箠”、“泮池冰消跃赤鲤”等比喻生动形象,展现了强教谕学问的精深和教育的影响力。结尾的祝福则表达了人们对强教谕的敬仰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