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韵为八诗送夹谷子括赴明州推官

鉴虚磨愈明,弦柔调自直。 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学,从士能断国。 人情岂相远,赠子以不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羔裘:古代士大夫的礼服。
  • (rú):润湿。
  • :确实,实在。
  • :美。
  • 鉴虚:指镜子,比喻明察。
  • 弦柔:指琴弦,比喻柔和。
  • 临民:治理百姓。
  • 儒术:儒家学说,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规范。
  • 三尺:指法律,古代法律文书常用三尺长的竹简书写。
  • 春秋学:指《春秋》及其相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 断国:指治理国家。
  • 相远:相差很远。
  • 不惑:不受迷惑,指明智。

翻译

穿着润湿的羔羊皮裘,确实美丽且高贵,我以此韵为八首诗送夹谷子前往明州担任推官。

镜子越磨越明亮,琴弦越调越直。 治理百姓需要儒家的智慧,不仅仅依赖于法律的严苛。 你看那《春秋》的学问,从士人手中能够治理国家。 人的情感岂能相差太远,我以此赠你,愿你不受迷惑。

赏析

这首诗是戴表元送别夹谷子赴明州任推官时所作,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夹谷子的期望和祝福。诗中,“鉴虚磨愈明,弦柔调自直”寓意着治理之道应如磨镜调弦,既需明察秋毫,又要柔和适度。后文提到“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强调了儒家智慧在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法律。最后,作者以《春秋》学说为例,希望夹谷子能够明智治理,不受迷惑,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期望。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