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事熟:经历事情多,经验丰富。
  • 唾面娄:比喻忍受屈辱。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前,娄师德问他:“你怎样对待别人的侮辱?”弟弟回答:“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擦掉就是了。”娄师德说:“不对,你自己擦掉,别人会更加愤怒,你应该让唾沫自己干。”
  • 逡巡:犹豫不决,欲进不进的样子。
  • 起秽:指起身应对,此处指应对别人的侮辱或挑衅。
  • :应对,回敬。
  • 吁已甚:叹息声,表示同情或不满。
  • 计虑周:考虑周到。
  • 微劳:微小的功劳或努力。
  • 厚疚:深重的内疚或罪责。
  • 浅辱:轻微的侮辱。
  • 深忧:深重的忧虑。
  • 为下安:处于下位而感到安心。
  • 处上反无俦:处于上位反而没有同伴。
  • 勇懦:勇敢与懦弱。

翻译

中年时经历的事情多了,我学会了像娄师德那样忍受屈辱。面对年轻人的挑衅,我犹豫不决,不敢起身应对。旁人对此叹息不已,我却自喜于考虑周到。虽然只是微小的努力,却消除了深重的内疚;虽然只是轻微的侮辱,却胜过了深重的忧虑。由此我知道,处于下位反而能感到安心,处于上位反而没有同伴。人生各有志向,无论是勇敢还是懦弱,都取决于个人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戴表元中年时的人生感悟。通过比喻和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在面对侮辱和挑衅时的态度和选择。他选择了忍耐和退让,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更大的麻烦和忧虑。同时,他也认识到,人生的选择和态度取决于个人的志向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