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石涧读易处
先生注易隐南城,激石松风答涧声。
式玉式金王度在,一寒一暑岁功成。
要参未画须心悟,洞彻群疑贵理明。
蔀屋见星元是昼,寰瀛捩柁可无程。
义精讵忍辞扪舌?
乐大何妨枕曲肱。
雨露每滋庭草绿,云霞不碍晓山横。
成林讵舍千章木?
求友难忘百啭莺。
岁月推迁陈迹在,启蒙长忆酒同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激石:水流冲击石头。
- 式玉式金:比喻珍贵如玉和金。
- 王度:君王的法度。
- 岁功:一年的农事收获。
- 洞彻:透彻理解。
- 群疑:众多疑问。
- 理明:道理明了。
- 蔀屋:茅屋。
- 寰瀛:天下。
- 捩柁:转动船舵。
- 程:规矩,法则。
- 义精:精深的道理。
- 扪舌:闭口不言。
- 枕曲肱:枕着弯曲的手臂,形容安逸自在。
- 讵忍:岂能忍受。
- 雨露:比喻恩泽。
- 庭草:庭院中的草。
- 云霞:云彩和霞光。
- 晓山:清晨的山。
- 成林:树木成林。
- 千章木:指大树。
- 百啭莺:形容莺鸟叫声多变。
- 岁月推迁:时间流逝。
- 启蒙:启发智慧。
- 酒同倾:一起饮酒。
翻译
先生在南城隐居注解易经,水流冲击石头,松风与涧声相和。珍贵如玉和金,君王的法度存在,一年的农事收获完成。需要参悟未画的易经,透彻理解众多疑问,道理明了最为重要。茅屋中见星光如同白昼,天下航行转动船舵怎能无规矩。精深的道理岂能忍受闭口不言?安逸自在又何妨枕着弯曲的手臂。恩泽滋润庭院中的草绿,云彩和霞光不碍清晨的山横。树木成林岂能舍弃大树?求友难忘莺鸟多变的叫声。时间流逝,陈旧的痕迹仍在,启发智慧时常回忆起一起饮酒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先生隐居注解易经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先生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激石松风答涧声”、“式玉式金王度在”等,表达了先生对易经的崇敬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先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先生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