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伯枢

东胶山人不出村,南州高士之裔孙。 十年曾作蝼蚁梦,四壁祇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 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胶山人:指居住在东胶山的人,这里指徐伯枢。
  • 南州高士:指南方的贤人,这里指徐伯枢的祖先。
  • 蝼蚁梦:比喻微不足道的梦想或人生。
  • 莓苔痕:指青苔的痕迹,形容生活简朴,环境幽静。
  • 女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依附。
  • 乳泉:指清甜的泉水。
  • 药园:种植药材的园子。
  • 屋梁月:指月光照在屋梁上,形容夜晚的景象。

翻译

东胶山的隐士徐伯枢不离开他的村庄,他是南方贤人的后代。十年前,他曾有过微不足道的梦想,现在四周只有青苔的痕迹。松树上的女萝依附着,似乎在修补他的茅屋,他的小童用清甜的泉水浇灌着药园。分别以来,每当月光照在屋梁上,那景象依旧清晰而温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徐伯枢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简朴,通过“蝼蚁梦”和“莓苔痕”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徐伯枢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赞赏。诗中“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生动描绘了隐居环境的和谐与生机,而“屋梁月”则寄托了作者对徐伯枢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月光下隐士生活的温馨与宁静。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