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许君善

小径迂回草欲迷,村居如在瀼东西。 为煎新茗频敲火,自扫残花恐污泥。 白首十年吴下客,伤心千古越来溪。 群贤何日能相顾,重为湖山一品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迂回:曲折回旋。
  • 瀼东西:指瀼水和东西两岸,这里比喻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 敲火:敲击火石以取火。
  • 残花:凋谢的花朵。
  • 污泥:脏污的泥土。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吴下: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越来溪:地名,这里可能指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泛指越地的水域。
  • 群贤:指众多有才德的人。
  • 湖山:指湖光山色,这里泛指自然美景。
  • 品题:评论或题写诗文。

翻译

小径曲折回旋,草木茂盛得几乎要迷路,村落居所如同坐落在瀼水的两岸,宁静而美丽。为了煮新茶,频繁地敲击火石取火,自己清扫凋谢的花朵,生怕它们污染了泥土。头发已经变白,作为十年的吴地客人,心中感慨千古的越来溪。不知何时众多贤士能再次相聚,再次为这湖光山色题写诗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通过“小径迂回”、“村居如在瀼东西”等句,展现了乡村的幽静与美丽。诗中“为煎新茗频敲火,自扫残花恐污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体验和对自然的尊重。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相聚的期盼,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