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峡州何学正

夜雨西陵树,春风燕喜亭。 学宫资裁正,士类仰仪刑。 天险开三峡,人心系六经。 哀猿月中啸,莫作异乡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陵: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靠近三峡。
  • 学宫:古代的学校,这里指学正所在的官学。
  • 资裁正:指学正的职责,即对学术或文章进行审定和纠正。
  • 士类:指士人,即读书人。
  • 仪刑:典范,榜样。
  • 天险:自然形成的险要之地,这里指三峡。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哀猿:指猿猴的哀鸣声,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 异乡:外地,他乡。

翻译

夜雨洒在西陵的树上,春风吹拂着燕喜亭。 学宫里需要你的裁正,士人们仰望着你的典范。 天险般的三峡展开,人心系于六经的教诲。 月夜中猿猴的哀鸣,不要在异乡听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陵夜雨、春风燕喜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学正的敬重和对士人教育的重视。诗中“学宫资裁正,士类仰仪刑”直接点明了学正的重要职责和士人对他的敬仰。后两句“天险开三峡,人心系六经”则通过对比天险与人心的关系,强调了六经对人们心灵的深远影响。最后以“哀猿月中啸,莫作异乡听”作结,寓意深远,提醒人们不要在异乡感到孤独和凄凉,也暗示了对学正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异乡坚守职责,成为士人的精神支柱。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