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年基高士还江东,兼柬张一无二首

剑寒秋水客东归,堂上慈亲白发稀。 棂具定无璊玉璏,线痕犹是紫烟衣。 蜂营崖蜜花争发,鹿养春茸蕨正肥。 自古山林有甘脆,何妨物色报春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棂具:指窗户上的木格。
  • 璊玉璏:璊(mén),红色的玉;璏(zhì),古代剑鞘上的装饰物。这里指珍贵的装饰品。
  • 紫烟衣:指紫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道士的服饰。
  • 崖蜜:指悬崖上的蜂蜜,比喻珍贵之物。
  • 春茸:指春天新生的嫩草。
  • 甘脆:指美味的食物。
  • 物色:指寻找或选择。

翻译

剑光如秋水般寒冷,客人即将东归,堂上慈爱的母亲白发稀疏。 窗户上的木格定然没有珍贵的红玉装饰,衣服上的线痕还带着紫烟的痕迹。 蜜蜂在崖边花丛中忙碌采蜜,鹿儿养育着春天的新生嫩草,蕨菜也正肥美。 自古以来,山林中就有美味的食物,何不寻找一些来报答春天的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客人东归时的情景,通过对秋水般寒冷的剑光、慈母的白发、简朴的家居以及山林中自然生长的食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亲情的珍视。诗中“棂具定无璊玉璏,线痕犹是紫烟衣”一句,既展现了客人家中的简朴,也暗含了对物质奢华的淡漠态度。结尾的“自古山林有甘脆,何妨物色报春晖”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