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曲
种花郎君爱花好,看花儿女笑花老。墙东花开闹喧喧,马蹄蹴醉墙西草。
游人贱草只看花,明日重来还可嗟。但见萋迷青覆地,千红万紫成泥沙。
君不闻明妃当年辞汉宫,黄云塞下白杨风。一朝边亭静烽火,诏书自议麒麟功。
又不闻马嵬山前玉环血,岁岁春风吹不灭。词人正赏浯溪碑,千秋妖恨无人说。
红颜误人何足怜,花开花谢春风前。犹胜凄凉后庭树,离歌未断江南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萋迷:形容草木茂盛而迷蒙的样子。
- 麒麟功:古代传说中麒麟是吉祥的象征,这里指功勋卓著。
- 浯溪碑:指唐代文学家元结所撰的《大唐中兴颂》碑,位于湖南祁阳浯溪。
- 妖恨: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和后人对她的复杂情感。
- 离歌:离别的歌曲。
翻译
种花的郎君喜爱花朵,看花的儿女却笑花儿已老。墙东的花开得热闹非凡,马蹄踏碎了墙西的草。 游人轻视草只看花,明日再来时,花已凋谢,令人叹息。只见草木茂盛,青翠覆盖大地,千红万紫的花朵已化作泥沙。 你没听说当年明妃离开汉宫,黄云之下,塞外的白杨在风中摇曳。一旦边疆平静,烽火熄灭,皇帝便商议给予麒麟般的功勋。 你又没听说马嵬山前的玉环血迹,每年的春风都无法吹灭。文人正欣赏着浯溪碑文,千年的妖恨却无人诉说。 红颜误人,又何足怜惜,花开花落都在春风中。但总比那凄凉的后庭树好,离别的歌声未断,江南的暮色已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花开花落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种花郎君”与“看花儿女”对花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同理解和态度。后文通过明妃和杨贵妃的典故,进一步以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来隐喻花的凋零,暗示了美丽与荣耀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花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