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山墨竹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
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山雨急洗琅玕节,海月静照珊瑚枝。
自侯骑箕上天去,浮世茫茫水东注。千秋万古房山云,载拜为侯赋墨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侯:指高房山,此处可能指高房山本人或其家族。
- 渭川之千亩:比喻高房山胸怀广阔,如同渭水流域的千亩田地。
- 房山:地名,此处指高房山的家乡。
- 文章政事:指文学和政治事务。
- 此君:指高房山。
- 图不朽:希望作品能流传千古。
- 飞墨:形容书法或绘画时墨迹飞溅,意指创作时的激情与速度。
- 苍龙投砚池:比喻墨迹如龙,投入砚池,形容创作时的气势。
- 琅玕节:指竹子的节,琅玕是美玉,比喻竹子的质地坚硬如玉。
- 海月静照珊瑚枝:比喻月光静静照在珊瑚枝上,形容画面中的宁静与美丽。
- 骑箕上天:比喻去世,箕是一种星宿,古人认为星宿代表人的命运。
- 浮世茫茫水东注: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如同东流的水。
- 载拜为侯赋墨君:表达对高房山的敬仰和纪念,赋诗以纪念其墨竹艺术。
翻译
高房山胸怀广阔,如同渭水流域的千亩田地,虽然他的家在房山,但未必有如此广阔的胸怀。在处理文学和政治事务的闲暇之余,他能够创作出让人铭记的墨竹画。想象他挥毫泼墨之时,墨迹如龙,投入砚池,山雨急急地洗刷着竹子的节,海上的月光静静地照在珊瑚枝上。自从高房山去世后,世间的一切如同东流的水,转瞬即逝。千秋万古,房山的云依旧,我们在此拜祭,为高房山赋诗,纪念他的墨竹艺术。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高房山的墨竹艺术及其胸怀。诗中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房山创作墨竹时的激情与气势,以及其作品的永恒价值。诗人通过对高房山墨竹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房山才华和人格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高房山及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