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

钱塘人物尽飘零,赖的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皇命。 凤箫寒,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波仙:此处指仙人,形容其轻盈飘逸,如在水面上行走。
  • 钱塘:地名,今杭州,古时繁华之地。
  • 飘零:指人物流离失所,生活不稳定。
  • 斯人:这个人,指诗中提到的仙人。
  • 老成:稳重成熟。
  • 朝元:朝见天帝。
  • 虚皇:道教中的神祇,指天帝。
  • 凤箫:传说中凤凰的箫,此处指仙乐。
  • 鹤梦:指仙鹤的梦境,象征长寿和仙境。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和瀛洲。
  • 芝堂:种植灵芝的地方,象征仙境。
  • 蕙帐:用蕙草制成的帐幕,象征高洁。
  • 虚梁:空中的桥梁,指仙境中的建筑。
  • 落月:指月亮落下,夜晚将尽。
  • 空明:空旷而明亮。

翻译

钱塘的人物都已飘零四散,幸好还有这位仙人稳重成熟。为了朝见天帝,恐怕辜负了天帝的命令。 凤凰的箫声在寒风中飘荡,仙鹤的梦境被惊醒,驾着天风直上蓬莱和瀛洲的仙境。 灵芝堂静悄悄,蕙草帐幕清幽,月光照在空中的桥梁上,显得格外空旷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仙人在钱塘人物飘零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稳重和成熟。诗中通过“凤箫寒,鹤梦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最后“照虚梁落月空明”一句,以月光照耀下的空旷明亮景象,表达了仙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仙境的神秘色彩。

钟嗣成

元汴梁人,居杭州,字继先,号丑斋。尝作《录鬼簿》。收元散曲杂剧作者一百五十二人小传、存剧目四百余种。凡金元杂剧,名人仕履,考订颇详。卒于明初。所作杂剧《钱神论》等已佚。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