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蛱蝶谣,题舜举画

华魂迷春招不归,梦随蝴蝶江南飞。 碧蕤粉香酣不起,卧帖芳茵唾铅水。 痴娥眼娇错惊顾,解裙戏扑沾零露。 折钗搔首笑相语,阿谁芳心同栩栩? 颓云流光空影寒,冰弦缄恨啼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华蛱蝶谣:春日里蝴蝶飞舞的歌谣。
  • 碧蕤:指花瓣。
  • 粉香:花粉的香气。
  • 卧帖芳茵:躺在芳香的草地上。
  • 唾铅水:指花瓣上的露水。
  • 痴娥:指天真的女子。
  • 解裙:解开裙带。
  • 沾零露:沾上露水。
  • 折钗:摘下头饰。
  • 搔首:抓头,形容思索或不耐烦的样子。
  • 笑相语:笑着交谈。
  • 阿谁:谁。
  • 芳心:美好的心情。
  • 同栩栩:形容心情愉悦,如同蝴蝶翩翩起舞。
  • 颓云:形容云彩低垂。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空影寒:空中的影子显得寒冷。
  • 冰弦:比喻琴弦,此处指琴声。
  • 缄恨:隐藏的怨恨。
  • 啼阑干:在栏杆边哭泣。

翻译

春日里蝴蝶飞舞的歌谣,我为舜举的画题诗。 花魂迷失在春梦中,不归家,梦中的蝴蝶飞向江南。 花瓣和花粉的香气沉醉不醒,躺在芳香的草地上,花瓣上的露水如唾液般滴落。 天真的女子眼神娇媚,惊讶地四处张望,解开裙带,戏耍着蝴蝶,沾上了露水。 摘下头饰,抓着头,笑着交谈,问谁的心情能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云彩低垂,光阴流逝,空中的影子显得寒冷,琴声中隐藏着怨恨,在栏杆边哭泣。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蝴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梦幻与生机。诗中“梦随蝴蝶江南飞”一句,巧妙地将春日的梦境与蝴蝶的飞翔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后文通过女子与蝴蝶的互动,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传达了春日的欢乐与轻盈。结尾处的“冰弦缄恨啼阑干”则透露出一丝哀愁,为整首诗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