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庄图

终风昼霾八表昏,有眼不睹东方暾。只应门前种杨柳,山河已改枝柯存。 原田畇畇水漾漾,归来有酒盈清尊。醉乡生死岂不好?悬书甲子明深恩。 仁人义士久黄土,丹青彷佛柴桑村。画图不尽古今意,寒蛩夜语秋槐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终风昼霾:终日风起,白昼如霾。霾(mái),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 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 东方暾:东方的太阳。暾(tūn),初升的太阳。
  • 杨柳: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春天的到来。
  • 山河已改枝柯存:比喻世事变迁,但某些事物的本质或形态依旧存在。
  • 原田畇畇:形容田地平整肥沃。畇畇(yún yún),形容土地平整。
  • 水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 盈清尊:盈满清澈的酒杯。尊,古代盛酒的器具。
  • 醉乡:指醉酒后的境界,比喻逃避现实的境地。
  • 悬书甲子:悬挂的书法作品,甲子指时间,这里可能指记录历史或重要时刻的书法。
  • 明深恩:表明深厚的恩情或历史意义。
  • 丹青:绘画,这里指图画。
  • 柴桑村:陶渊明的故乡,这里指代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 寒蛩夜语: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蛩(qióng),蟋蟀。
  • 秋槐根:秋天的槐树根部,这里可能指代深秋的萧瑟景象。

翻译

终日风起,白昼如霾,八方之外一片昏暗,有眼却不见东方的初升太阳。只应在家门前种上杨柳,即使山河变迁,其枝叶依旧。 田地平整肥沃,水波荡漾,归来时酒杯中盈满清澈的酒。醉乡中生死岂不美好?悬挂的书法作品记录着甲子,表明深厚的历史恩情。 仁人义士已长眠黄土之下,图画中仿佛再现了柴桑村的景象。画图未能尽述古今之意,秋夜中蟋蟀在槐树根部低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世事变迁中的宁静田园景象,通过对比外界的昏暗与家园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深情的缅怀。诗中“山河已改枝柯存”一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事变迁中的不变之处,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结尾的“寒蛩夜语秋槐根”则增添了一抹秋夜的萧瑟与深沉,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