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子方掌教

江南乔木几家存?魏公犹多贤子孙。根株久浸诗书泽,萌蘖长承雨露恩。 美化山长尤秀出,翩其令仪如玉温。观光帝都富述作,传经亲闱加讨论。 一官不厌客毡冷,暂尔定省违朝昏。侧身霄汉度林岭,照眼井络逢人村。 东风吹衣昼袭袭,北斗横屋夜暾暾。公侯复始自今日,浩荡恩波白兽尊。 传闻吾家光禄坟,青松上啼古帝魂。大眦十围阅世久,禅旁徂杙无留根。 贞元丞相久寂寞,不辞为庶为清门。得从君去拜桑梓,胜倚孤云溅泪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魏公:指魏国的公族,这里泛指有名望的家族。
  • 萌蘖(méng niè):新生的枝芽。
  • 山长:山中的隐士。
  • 翩其:形容风度翩翩。
  • 令仪:美好的仪态。
  • 亲闱:指父母居住的内室,代指父母。
  • 客毡:客人的坐垫,比喻清贫的生活。
  • 定省:早晚向父母请安。
  • 井络:星宿名,这里指天上的星宿。
  • 暾暾(tūn tūn):形容光明或温暖。
  • 白兽尊:古代酒器,这里指尊贵的待遇。
  • 大眦(dà zì):大眼眶,这里形容树木的粗大。
  • 徂杙(cú yì):古代用来拴马的木桩。
  • 贞元丞相:指唐代的宰相,这里泛指高官。
  • 桑梓:指故乡。

翻译

江南地区还有几家保存着高大的树木?魏公的家族中依然有许多贤良的子孙。这些树木的根系长久地浸润在诗书的气息中,新生的枝芽也长久地承接着雨露的恩泽。

山中的隐士尤其显得出众,他们的风度翩翩,仪态如玉般温润。他们在帝都观光,丰富了他们的著作,亲自向父母传授经书,并加以讨论。

即使官职不高,客人的坐垫冷清,他们也暂时定居下来,早晚向父母请安,不违朝昏。他们侧身于霄汉之间,穿越林岭,眼中映入星宿和人间村落。

东风吹拂着衣服,白天温暖袭人,北斗星横挂在屋檐上,夜晚光明温暖。公侯的复兴自今日开始,浩荡的恩波如同白兽尊一样尊贵。

传闻我家的光禄坟上,青松上有古帝的魂魄在啼哭。那些粗大的树木见证了世事的变迁,而禅旁的拴马桩已经没有留下根。

贞元时期的丞相已经久远而寂寞,他们不辞辛劳,只为成为清廉的门第。如果能随你回到故乡,那将胜过独自倚云流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江南乔木、魏公子孙、山中隐士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文化的传承。诗中“乔木”、“诗书泽”、“雨露恩”等词语,寓意着家族的根基深厚,子孙的贤良。后文通过描述隐士的风度、帝都的观光、亲闱的传经,表达了对于文化修养和家族传统的重视。结尾处提及故乡和家族的复兴,流露出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