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题曹德祥水居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菟裘(tù qi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
  • 笔床茶灶:指文人雅士的生活用品,笔床用于放置笔墨,茶灶用于煮茶。
  • 六逸:指古代传说中的六位隐士,他们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 诸阮:指古代的阮籍、阮咸等阮氏家族的文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 洗耳:比喻专心倾听,这里指倾听自然的声音。
  • 此君:指曹德祥,即诗中的水居主人。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地方,比喻高官显贵之地。
  • 聘车争道:指高官显贵们的车马争相前行,比喻官场的繁忙和竞争。
  • 鱼鸟情亲:指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鱼鸟亲近。
  • 渔樵邂逅:指渔夫和樵夫偶然相遇,比喻隐居生活中的偶遇。

翻译

旧时的金谷园林,随着海变桑田而消逝。如今这里只有一湾流水,一枝修竹,是我将老去的隐居之所。轩窗下,潇洒自在,波光隐约映照,笔床茶灶一应俱全。但这里没有六位隐士,也没有阮氏家族的文人,谁能与我共论心怀?

无需远赴沧洲洗耳,只需静听风中,这位先生的清雅啸声。黄金台上,尽是尘土飞扬,高官显贵的车马争相前行。而我与鱼鸟情深,与渔樵偶遇,不时谈笑风生。看自古以来行路艰难,真正觉得闲居是多么美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图景,通过对旧日繁华与今日宁静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超脱。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菟裘将老”、“笔床茶灶”等,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同时,通过对“六逸”、“诸阮”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最后,通过对“黄金台”与“鱼鸟情亲”的对比,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