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谣椎髻舞

椎髻舞,击铜鼓,浅蛮生蛮皆安堵。卖刀买锄犁,衔恩人鸟语。 犷俗驯,恶俗去,岂弟君子吾父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椎髻:古代一种发型,将头发束成椎形。
  • 安堵:安居,安定。
  • 衔恩:怀有感恩之心。
  • 岂弟:和乐平易。
  • 君子:古代指有德行的人。
  • 吾父母:指君主或统治者,如同父母一般。

翻译

椎髻舞,敲击铜鼓,无论是浅蛮还是生蛮都安居乐业。他们卖掉刀剑买来耕作的锄犁,怀着感恩之心,说着我们听不懂的鸟语。

粗犷的习俗被驯化,恶劣的习俗被去除,和乐平易的君子,你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边远地区在文明影响下的和谐景象。通过“椎髻舞,击铜鼓”等生动场景,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中“卖刀买锄犁”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当地人民从战乱走向和平、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转变。最后,诗人以“岂弟君子吾父母”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文明的向往。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