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诏

· 魏初
五更朝马簇金沟,共待鸡人报晓筹。 万国衣冠有今日,九天宫阙照神州。 紫泥书带炉香拆,赤羽旗随日影流。 一片嵩呼春色里,戴盆何幸望宸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更:古代中国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即凌晨三点至五点。
  • 朝马:上朝时骑的马。
  • :聚集。
  • 金沟:指皇宫前的护城河。
  • 鸡人:古代宫中负责报晓的官员。
  • 报晓筹:报晓时用的计时器具。
  • 万国衣冠:指各国使节或官员。
  • 九天宫阙:指皇宫,比喻其高耸入云。
  • 紫泥书:用紫泥封印的诏书,表示皇帝的诏令。
  • 炉香:香炉中的香烟,常用来象征皇室的尊贵和庄严。
  • 赤羽旗:红色的旗帜,可能是指皇帝的旗帜或仪仗。
  • 嵩呼:高声呼喊,这里指群臣对皇帝的欢呼。
  • 戴盆:古代一种礼帽,这里指戴着礼帽的官员。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翻译

凌晨五点,朝臣们的马匹聚集在皇宫前的护城河边,一同等待着负责报晓的官员敲响晓钟。今天,各国的使节和官员都齐聚于此,皇宫高耸入云,照耀着整个神州大地。紫泥封印的诏书带着炉香被拆开,红色的旗帜随着日光飘扬。在这春色中,群臣高声欢呼,我作为戴着礼帽的官员,何其荣幸能仰望皇帝的冠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宫廷早晨的盛况,通过“五更朝马”、“万国衣冠”等词句,生动展现了朝臣们齐聚皇宫的场景。诗中“紫泥书带炉香拆”和“赤羽旗随日影流”等句,不仅描绘了皇宫的庄严气氛,也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结尾的“戴盆何幸望宸旒”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参与朝会的荣幸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尊崇。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展现了元朝宫廷的繁华景象。

魏初

魏初

元弘州顺圣人,字太初,号青崖。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中统元年,辟为中书省掾吏,兼掌书记。寻辞归,隐居教授。起为国史院编修官,拜监察御史。多所建白。累拜侍御史,出为江南台御史中丞。有《青崖集》。 ► 2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