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黄河即事

晨发大河上,曙色满船头。 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 村墟杂鸡犬,门巷出羊牛。 炊烟绕茅屋,秋稻上陇丘。 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徵收。 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 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醉高楼。 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筹。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 短褐常不完,粝食常不周。 丑妇有子女,鸣机事耕畴。 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 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 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曙色(shǔ sè):黎明的光线。
  • 惨惨(cǎn cǎn):昏暗的样子。
  • 村墟(cūn xū):村庄。
  • 门巷(mén xiàng):街道。
  • 陇丘(lǒng qiū):田埂上的小土堆。
  • 徵收(zhēng shōu):征收。
  • (sè):耕种。
  • 短褐(duǎn hè):粗布短衣。
  • 粝食(lì shí):粗粮。
  • 鸣机(míng jī):织布机。
  • 祀松楸(sì sōng qiū):祭祀祖先。
  • 鄙夫(bǐ fū):无能的人。

翻译

清晨从黄河出发,黎明的光线洒满船头。 依稀可见的树林逐渐显现,昏暗的烟雾慢慢散去。 村庄里鸡犬相闻,街道上羊牛穿梭。 炊烟缭绕着茅屋,秋稻堆在田埂的小土堆上。 新收获的粮食还未尝,官府的租税已急忙征收。 两条河的水几乎与堤平齐,夜晚还担心盗贼。 长安城里的富家子弟,从未体会过忧愁。 早晨骑着五花马,晚上换上千金裘。 在五坊市斗鸡,在高楼酣歌醉舞。 绣被下夜深人静,美人在旁守夜。 他们怎知农家的孩子,辛勤劳作盼望秋收。 粗布短衣常破旧,粗粮常不足。 丑妇带着子女,织布耕田。 上交国税,下祭祀祖先。 去年修筑河防,驱赶民夫如同囚犯。 人家废弃耕织,齐声哀号在东州。 饥饿到半死,被驱赶至长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顺流而下是其本性。 古人有妥善的防备,无能的人无良策。 我唱两河之歌,希望传达给公侯。 凄风震动枯槁,短发感到凉飕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农村与都市生活的鲜明对比,通过黄河边的农家与长安城中富家子弟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社会的不公与农民的艰辛。诗中,“晨发大河上”与“长安里中儿”两部分形成强烈反差,前者描绘了农民的贫困与劳苦,后者则展现了富家子弟的奢华与无忧。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民怨的佳作。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字天锡,别号直斋。本答失蛮氏,祖父以勋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萨都剌」者,犹汉言「济善」也。弱冠登泰定丁卯进士第,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燕南经历,擢御史于南台。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历闽海廉访司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尚书干文传序其诗曰:天锡陟官闽宪幕,往还吴中,出所作《雁门集》见示。其豪放若天风海涛,鱼龙出没。险劲如泰、华、云门,苍翠孤耸。其刚健清丽,则如淮阴出师,百战不折,而洛神凌波,春花霁月之㛹娟也。明成化间,吴人张习企翱书其刻集后曰:「元诗之盛,倡自遗山,而赵子昂、袁伯长辈附和之。继而虞、杨、范、揭者出,号为大家。间有奇才天授,开阖变怪,莫可测度,以骇人之视听者。初则贯云石、冯子振、陈刚中,后则杨廉夫,而萨天锡亦其人也。观天锡《燕姬曲》、《过嘉兴》、《织锦图》等篇,婉而丽,切而畅,虽云石、廉夫莫能道。他如《赠刘云江》、《越台怀古》、《题烂柯山》、《石桥》诸律,又和雅典重,置诸松雪、道园之间,孰可疑异。」要而论之,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也。于是雅正卿、达兼善、乃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者欤!(徐兴公曰:《萨天锡集》,成化乙巳兖州守关中赵兰刻于郡斋。得之仁和沈文进家藏旧本。弘治癸亥,东昌守雁门李举又刻之。今二本互有异同,并传于世。一题曰《雁门集》,一题曰《萨天锡集》云。然《雁门集》所载如《车簇簇行》一首,《元文类》作马祖常,今见祖常《石田集》中。《凌波曲》一首,《元音》作无名氏。《乾坤清气》作李溉之,《舞姬脱鞋吟》,欧阳元功有和李溉之韵,当不误也。又如《明日城东看杏花》一首,见虞伯生《在朝稿》,《岁云暮矣》三章,二本并载。而偶武孟《乾坤清气》作张仲举,武孟,元末人,必有所见。今悉为改正。他如《次韵送虞先生入蜀》一首,亦见《石田集》,而诸选本俱作天锡。《山中怀友》及《和吴赞府斋中十咏》见黄晋卿集。而胡元瑞《诗薮》所称天锡诗有:「故庐南雪下,短褐北风前」之句。徐兴公序亦引及此语,似各有所据,未可尽以为误也。至如卢希韩之半摭萨集,出于后人掇拾之馀,所当亟为改正。《凌波曲》、《鹤骨笛》之误入龙子高,此在《元音》本属无名氏。而潘曹选本失于考较,牵连而误及之耳。按钱牧斋《列朝诗集》称庆元方氏盛时,招延天下文士。天锡与林彬、朱右辈,皆往依焉。今其集中并无浙东往还之作,又干寿道《雁门集序》谓有七言律《巧题》百首,今亦不存。乃知昔人卷帙散逸已多,补缀蒐罗,更有混淆错出之弊,故略因所见而釐正之。 ► 7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