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紫岩
近山如画墙,远山如帚长。
我从云中来,回头白茫茫。
惜去乃尔觉,常时自相忘。
相忘岂不佳,遣此春怀伤。
飘洒从何来,衣巾径微凉。
初疑雨气集,冉冉游尘黄。
无归亦自可,信美非吾乡。
登舟望东云,犹向帆端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帚长:像扫帚一样长。
- 云中:指高处或远处。
- 白茫茫:形容一片模糊不清的白色景象。
- 乃尔觉:才这样觉得。
- 冉冉:慢慢地。
- 游尘黄:飘动的黄色尘埃。
- 信美非吾乡:确实美丽,但不是我的家乡。
翻译
近处的山峦如画中的墙,远处的山峦如扫帚般长。 我从云雾缭绕的高处来,回头望去,只见一片白茫茫。 离开时才感到惋惜,平时却常常忘记。 忘记岂不是更好,却让这春天的情怀感到伤感。 不知从何而来的飘洒,衣巾都感到微凉。 起初怀疑是雨气聚集,慢慢地看到黄色的游尘。 即使无处可归也无妨,这里虽美却非我的家乡。 登上船只望向东方云彩,仍向着帆端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以舟中望山的视角,描绘了远近山峦的不同景象,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离别和家乡的深切感慨。诗中“近山如画墙,远山如帚长”形象生动,展现了山峦的壮美。后文通过对云雾、雨气、游尘的描写,传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