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行
昨日天寒不成醉,今日天寒不成寐。
醉迟得酒可强欢,寐少愁多频发喟。
紫竿苇炬闹荒城,役夫遥作鹳鸭鸣。
拥衾高枕未云苦,熟听但觉令人惊。
乌孙黄鹄飞不返,辽城白骨填未满。
朔风萧萧吹成旗,居人何如去人远。
丈夫无成霜满须,沙场万里星河疏。
南墙诗翁穷据炉,北窗少年犹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竿苇炬:用紫色的竹竿和苇子做的火把。
- 役夫:指服役的人。
- 鹳鸭鸣:比喻役夫的叫声。
- 乌孙黄鹄:乌孙国的黄鹄鸟,比喻远行的人。
- 辽城白骨:指辽东城中的战死者。
- 朔风:北风。
- 萧萧:形容风声。
- 成旗:指风吹动旗帜。
- 霜满须:形容年纪大,胡须上结满了霜。
- 星河疏:星星稀疏,形容夜空。
- 南墙诗翁:指在南墙下烤火的老人。
- 穷据炉:紧紧地靠着火炉。
- 北窗少年:指在北窗下读书的年轻人。
翻译
昨天天气寒冷,我无法醉倒;今天天气寒冷,我无法入睡。 醉酒迟了,可以勉强欢笑;失眠多了,忧愁频繁,只能频频叹息。 紫色的竹竿和苇子做的火把在荒城中燃烧,服役的人们模仿鹳鸟和鸭子的叫声。 我裹着被子,高枕而卧,并不觉得辛苦,只是静静地听着,却感到令人心惊。 乌孙国的黄鹄飞走了不再回来,辽东城中的白骨堆积如山,却还未填满。 北风吹动着旗帜,发出萧萧的声音,那些留在家中的人啊,你们怎么知道去远方的人有多远。 大丈夫没有成就,胡须上结满了霜,沙场万里,星星稀疏。 南墙下的老人紧紧地靠着火炉,而北窗下的年轻人还在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夜晚,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无法醉倒或入睡,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通过役夫的叫声、荒城的景象、远行的比喻等,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同时,通过对南墙下老人和北窗下少年的对比,反映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