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次韵答顾东桥翁见四阕
清词曾寄,楚江头、俯仰又成今昔。想见当年挥彩笔,摇动三江七泽。凡桂洲前,青云楼下,剩有烟霞迹。灵岩玉洞,真是神仙窟宅。
何时双舄飞来,一筇相伴,共领看山敕。却把平生诸翰墨,留记名山石室。我爱桥翁,江南才子,一代文章伯。山中无事,芳尊但少佳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酹(lèi):古代祭祀时以酒洒地的仪式。
阕(què):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由五言或七言组成。
桂洲(guì zhōu):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青云楼(qīng yún lóu):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灵岩玉洞(líng yán yù dòng):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舄(xì):古代官员的一种职称。
筇(qióng):古代一种竹制的乐器。
诸翰墨(zhū hàn mò):各种书法和绘画。
名山石室(míng shān shí shì):名山和石室,指名胜之地。
才子(cái zǐ):才华出众的人。
伯(bó):古代对有才华的人的尊称。
芳尊(fāng zūn):美酒。
佳客(jiā kè):好客之人。
翻译
曾经寄出的清丽词句,就像站在楚江之头,回首看着过去和现在。想象着当年挥舞着五彩的笔,描绘出三江七泽的景色。在桂洲之前,青云楼下,依然留有烟霞的痕迹。灵岩玉洞,真是神仙们的居所。
何时能与友人一同来此,一起欣赏山水之美。将我一生的书画才华,留在这些名山和石室中。我敬重那位桥边老者,江南的才子,一代文学巨匠。在山中无所事事时,只缺少了一些好客来共饮美酒。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词藻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楚江头的景色,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美酒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的才华与自然山水、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苏武慢次虞伯生韵,咏白鸥园 》 —— [ 明 ] 夏言
- 《 如梦令 其三 掬水月在手 》 —— [ 明 ] 夏言
- 《 锦堂春次未斋韵,送陆侍御瑚便道寿母 》 —— [ 明 ] 夏言
- 《 浣溪沙 · 答序庵惠蟹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二十九 和欧阳韵一十六阕 》 —— [ 明 ] 夏言
- 《 法驾导引 · 曲辛丑夏,仁赛宫醮坛鹤降,应制五阕 》 —— [ 明 ] 夏言
- 《 阮郎归 其一 次韵欧阳公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