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架二首

袜材温厚剪羔群,绒□初匀湿未熏。 就日且须缘峻木,凌波将不让罗文。 色逃玉磬齐悬簴,影伴仙凫半入云。 终属美人施锦系,画檐风起暂缤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袜(wà):穿在脚上的衣物。架:支架。羔(gāo):细毛。绒(róng):细毛。匀(yún):均匀。熏(xūn):晾晒。缘(yuán):靠近。凌波:指高出水面。罗文:华丽的衣裳。簴(jù):盛酒的器皿。仙凫(fú):传说中的仙鸟。

翻译

袜子的材质温暖柔软,剪裁精美,细毛初次均匀地湿润未经晾晒。在白天,必须靠近坚硬的木头支架,高出水面的地方将不让华丽的衣裳靠近。颜色逃避玉磬一样齐整地悬挂在器皿上,身影伴随着传说中的仙鸟半藏入云中。最终袜子属于美丽的女子,系在她的腰间,当风起时,暂时掀起缤纷的画檐。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袜子的制作过程为主线,通过对袜子材质、剪裁、晾晒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精致、温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将袜子比作细腻的绒毛,将袜子的颜色比作悬挂的玉磬,将美丽女子比作仙鸟,营造出一幅唯美细腻的画面。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