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子声赴试

与君砚席辱周旋,义理蚕丝每共研。 颖悟最居德祖后,声名愧出照邻前。 身同槁木甘吾隐,赋就凌云羡尔贤。 莫道孙弘曾不遇,汉庭推毂在兹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砚席:指一起研究文学的意义。
蚕丝:比喻共同努力。
颖悟:才智敏锐。
德祖:指品德高尚的祖先。
愧出:感到惭愧。
槁木:指枯木,比喻无人问津。
凌云:比喻高远的志向。
孙弘:指唐代文学家孙弘。
推毂:指担任重要职务。

翻译

与你一起在书桌前共同探讨文学,我们每天一起钻研道义。你的才智胜过我们尊敬的祖先,你的声誉甚至超过了邻居前辈。虽然我像枯木一样默默无闻,但你的才华却让我羡慕不已。不要说孙弘那样的才子也曾经不被重视,如今你已经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顺之写给冯子声的赠诗。诗人以自己与冯子声共同探讨文学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冯子声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比自己默默无闻的境遇和冯子声的才华出众,展现了对冯子声的敬佩和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被重视的期望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冯子声的钦佩之情,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赞美之风。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