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学诸僚宴集

艺苑开三径,閒僚散竹林。 弦歌一以暇,春服共相寻。 薄采漪皇泽,临风款道襟。 高梧无杂蔓,呦鹿有佳音。 藉草时倾酒,披衣或鼓琴。 何妨惭点也,吾醉独狂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学:古代学校名,专门培养官员的学府。
  • (liáo):指同僚,同事。
  • 竹林:指竹林之间。
  • 弦歌:指琴声和歌声。
  • (xiá):空闲。
  • 春服:春天的服饰。
  • 薄采漪皇泽:指浅采取皇家的恩泽。
  • 款道襟:指端庄的态度。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杂蔓:指杂草。
  • 呦鹿:指鹿鸣。
  • 藉草:指倚靠在草地上。
  • 惭点:指有些羞愧。
  • 狂吟:狂放地吟诵。

翻译

在太学的同僚们聚集在一起, 艺术园地中有三条小径,闲暇时同僚们散步在竹林中。 琴声和歌声交织,大家穿着春天的服饰互相寻找。 浅浅地感受皇家的恩泽,迎风显得端庄。 高大的梧桐树上没有杂草缠绕,鹿鸣声悠扬。 倚靠在草地上时斟酒,或者披衣弹琴。 有些许羞愧又何妨,我醉酒独自狂放地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学中同僚们在春日里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在艺术园地中散步、歌唱、弹琴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竹林、梧桐树、鹿鸣等,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同僚们的欢聚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艺术的热爱,展现了一种恬静、优美的生活态度。

徐祯卿

徐祯卿

明吴县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少精文理,长称文雄,诗甲海内,名满士林。跻身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谈艺录》等。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