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

点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的一座山,有十九座峰。 玉芙蓉:比喻美丽的景色。 西洱:指洱海,云南省大理市的一个著名湖泊。 蒙舍:指蒙舍山,位于大理。 百蛮:指当地的少数民族。 垂裳:指皇帝巡视边疆。 九夷:指九个少数民族。 烽戍:边防的烽火台。 蓬藋:指草木。 邹鲁:指鲁国和邹国,比喻古代的文化名邦。 犀象:指犀牛和大象。

翻译

点苍山,有十九座峰,每座峰都像巧削的玉芙蓉一样美丽,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阳光下的雪也不会融化。 从每座峰顶涌出十九条泉水,一座峰一条泉水,它们相互缠绕流淌,最终汇聚成一条江河流到山脚下。 雪花飘落在绿波之中,形成连绵不断的岛屿和洲岛,就像在镜子里映出的一个巨大的海洋,这就是有名的洱海。 当年,蒙舍山上控制着百族蛮夷,在山水之间开凿了两道关隘,只需一人守卫此处,百族蛮夷就无法攀登。 圣代皇帝巡视边疆,九个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这片土地经过千秋岁月的发展,不再需要边防烽火台,洱海上的行人日夜穿梭。 清除了山中的草木,修整了街道,歌声和钟声充满了路边的每一个角落,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今已是繁华之都。 山中的鸡犬自由散步,山下的乌蛮人种植着庄稼,更何况这里的文化风气如同古代的邹国和鲁国。 犀牛和大象在王庭中奔走,奇石也呈现出山水的形态,仿佛整个中原大地都被画成了一幅屏风。 我羡慕你在庐山结庐,窗外是层峦叠嶂,夜晚读书时常常被雪峰映照。 十年来,你在朝廷中任官,身居高位,忙碌不停,唯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山中。 我也是一生喜爱探索的人,听说有名的山川让人心旷神怡,何时能与你共同坐在雪峰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理点苍山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通过描写山峰、泉水、洱海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