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易水寒送人游燕

· 徐熥
燕山嵯峨易水流,北风吹水声飕飕。 荆卿驱车不顾返,仗剑欲报燕丹雠。 可怜燕耻犹未雪,壮士衷肠空激烈。 千年往事水犹寒,萧萧壮发能冲冠。 怜君故是荆卿比,翩翩侠气横燕市。 击筑还过易水滨,一声长啸悲风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 燕丹:燕国的太子丹,荆轲的雇主。
  • (chóu):仇敌。
  • 壮发:壮士的头发,这里指荆轲。
  • 击筑: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荆轲在易水边击筑而歌的典故。

翻译

燕山高耸,易水流淌,北风吹过,水声飕飕。荆轲驱车前往,义无反顾,手持剑欲为燕丹报仇。可怜燕国的耻辱尚未洗雪,壮士心中空有激烈的情感。千年的往事使得这水依旧寒冷,荆轲的壮发仿佛能冲破冠帽。我怜惜你如同荆轲一般,翩翩侠气横扫燕市。你击筑经过易水之滨,一声长啸激起悲风。

赏析

这首诗以燕山和易水为背景,通过荆轲的典故,表达了壮士报国的决心和悲壮的情怀。诗中“北风吹水声飕飕”和“千年往事水犹寒”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击筑还过易水滨,一声长啸悲风起”,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声音,将壮士的侠气和悲壮情怀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壮士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的缅怀。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