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松年溪阁纳凉小景

· 徐熥
谁家亭馆临溪渚,四面苍崖夹平楚。 树色溪声白昼寒,行天赤日无炎暑。 宾主相看礼数忘,笔床茗椀对垆香。 图中清福难消受,愿借虚亭半日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溪渚(xī zhǔ):溪流中的小洲。
  • 平楚:指从高处远望,齐平的树梢,这里指平坦的地面。
  • 茗椀(míng wǎn):茶碗,用来盛茶的器具。
  • 垆香:炉中燃烧的香料。

翻译

谁的亭台临近溪流中的小洲,四周是苍翠的山崖,中间夹着平坦的地面。 树色与溪声在白昼中带来寒意,即使天空中有烈日,这里也没有炎热的暑气。 宾主相见,忘记了礼节,只是对着笔架和茶碗,旁边是炉中燃烧的香料。 画中的清福难以消受,只愿借这虚幻的亭子享受半日的凉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夏日溪阁纳凉的静谧景象。通过“溪渚”、“苍崖”、“平楚”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凉宜人的空间。诗中“树色溪声白昼寒”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传达出夏日中的凉意。后两句则通过宾主相忘礼数,笔床茗椀对垆香的场景,表达了在此清凉之地,人们可以放下世俗的繁琐,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之地的向往与享受。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