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人日答李蒲汀,用山谷韵
朔风一夜,搅霜空、丹却千林寒绿。帘卷碧山楼阁静,镇日看山未足。我羡高人,萧然林洞,鹤骨清如玉。园收芋栗,拥炉时泻醽醁。
严冬物色荒凉,欹枕萧萧,落尽燕山木。长忆东邻闲学士,那得一尊相属。病起挥毫,朝回隐几,漫写江南曲。柴门溪上,犹锁万竿修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朔风(shuò fēng):指北方的寒冷刺骨的风。 碧山楼阁(bì shān lóu gé):指远处的青山和楼阁。 醽醁(lèng lè):古代一种酒。 欹枕(qī zhěn):侧卧的样子。 燕山(yān shān):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东邻(dōng lín):指东边的邻居。 闲学士(xián xué shì):指闲散的读书人。 挥毫(huī háo):指挥动毛笔写字。 江南曲(jiāng nán qǔ):指江南地区的曲子。 柴门(chái mén):指普通人家的门。
翻译
北风呼啸了一夜,吹散了寒霜,使得千林的叶子变得红润。帘帷卷起,远处的青山和楼阁静静地立在那里,整日看着山景也不觉得厌倦。我羡慕那些高人,他们随意地居住在林中山洞里,身体清瘦如同白玉。园子里收获了芋头和栗子,围着火炉时品尝着美酒。
严寒的冬天里,一切都显得荒凉萧索,我侧卧在枕头上,听着燕山上的树木叶子落尽的声音。我常常怀念着东边邻居那位悠闲的读书人,可惜我们无法共享一壶美酒。病中起来挥动毛笔,早晚隐居在书房里,随意地写着江南的曲子。家门口的小溪旁,依旧锁着成千上万根修竹。
赏析
这首诗以北方寒冷的风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生活的羡慕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阮郎归 · 送族弟臣赴广德守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和东坡韵病起闲述 》 —— [ 明 ] 夏言
- 《 酹江月次韵答顾东桥翁见四阕 》 —— [ 明 ] 夏言
- 《 浣溪沙 · 答序庵惠蟹 》 —— [ 明 ] 夏言
- 《 玉楼春 · 宫恩庄上元日,鹊营四巢于楼栋志喜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二 送敖秋官贵之 》 —— [ 明 ] 夏言
- 《 齐天乐 · 夏日阁中 》 —— [ 明 ] 夏言